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4.dxiong.com)(www.xinyusi.info)(xys2.dropin.org)◇◇

  想起了刘半农

  作者:鲇鱼

  以学术打假而著名的《新语丝》网,最近因为韩寒而兴起了一场口水大战。
论战的双方无疑都是学识渊博之人,各有各的观点,各有各的道理,使观战者好
不眼花缭乱,难分伯仲。

  韩寒是个颇有争议的80后青年,高中未毕业就“下海”,凭着写作和赛车谋
生,10年后居然并未江郎才尽,且拥有众多拥趸或fans,许多名头非他自封自有
他的道理。笔者虽很早就听闻他的“大名”,却因为“代沟”的关系,他的书一
本也未读过,只是因为“上海钓鱼执法事件”后,看到他的一些评论,小子果然
了得,那语言是够厉害的,“常有针砭时弊的警醒之语”。我以为在现代社会,
宪法保护公民的言论自由,只要他不说黄段子,不违反四项基本原则,“言者无
罪,闻者足戒”。他说的10句话中哪怕只有一句话在理,能促使当局改进工作,
他就是一个好公民。我想韩寒之所以受到追捧,不是因为学识渊博,是因为他敢
讲大多数人不敢讲、或敢讲却讲不到位、或不屑去讲的话,他就是一个“言者”。

  写到此,我想起上个世纪初叶的北大教授刘半农,他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
一员猛将。鲁迅先生说“他活泼,勇敢,很打了几次大仗。”“但半农的活泼,
有时颇近于草率,勇敢也有失之无谋的地方。”因此有人批评他的为人,是:浅。
但鲁迅先生却赞扬他:“不错,半农确是浅。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,澄澈见底,
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,也不掩其大体的清。”(鲁迅:《忆刘半农君》)然而刘
半农终究受不了人们的批评和奚落跑到法国留学去了,回国后便一头扎进故纸堆
里,当年的锐气也荡然无存了。我在此把刘半农与韩寒类比不知恰当否。总之,
从某种角度上,我们不能苛求韩寒一定要满腹经纶学贯中西,那样是季羡林,而
就不是韩寒了。

(XYS20100209)

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4.dxiong.com)(www.xinyusi.info)(xys2.dropin.org)◇◇